<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年味里”开讲

        2023-01-16 19:17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年味里”开讲

        从“共同缔造”到“农业强国”,都是村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自家事”

             迎着冬日里的暖阳,新洲区凤凰镇毛冲村湾中心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声笑语。1月9日,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第39场活动,在这里开讲。村民和市民欢聚一堂,一起聆听全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一线落地生根,推进乡村振兴,村民齐参与,“共同缔造”心目中美丽乡村的真实故事。

            ■ 村民热聊心目中的“农业强国”:安居乐业 笑口常开

            道路变宽了,水变清了,山变绿了,笑脸更多了。这是毛家冲村这几年最大的变化。

            日头正好,村民门前晾晒着一串串香喷喷的腊肉腊肠,透露出浓浓的年味。“早起泡好了豆子,上午来参加大讲堂,下午全家一起摊豆丝,日子安排丰富得很呐。”听到主持人宣布大讲堂正式开始,村民代表彭珠丽坐直了身子,开始认真聆听。

            本次大讲堂,也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一线落地生根”的主题宣讲带到了村民们的身边。

            活动一开始,大讲堂座谈嘉宾、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张群和主持人、村民一起,就把如何建设好“农业强国”聊得热火朝天。

            张群告诉村民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大意义。

            什么是“农业强国”?张群介绍,关于农业强国普遍认为有六个主要特征:一是供给保障安全可靠,二是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三是设施装备配套完善;四是产业链条健全高端;五是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六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武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区位禀赋突出、农业资源富集,优势明显。”张群介绍,全市“三农”将发挥核心优势,以武汉农创中心为平台,扎实推进种业研发、繁育、推广,解决好种业“卡脖子”问题,打造武汉·中国种都,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围绕培优、扶弱、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守护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安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以乡村建设为抓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共谋、共商、共建、共享、共治、共评,共同缔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新农村,让群众感受到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振兴是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美好现实。

            “农业强国归根到底,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充足幸福的好日子。”张群的讲述,赢得村民和现场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建设农业强国,奔向更美好的生活,村民们也打开了话匣子。

            “村湾环境换新装,老树、老院依旧还在,家乡年味更浓。”一位刚从外地返乡过春节的村民说,他觉得村里的“年年新变化”,就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最好印证。“我们毛家冲村有自然景观,有原始风貌,未来将会被打造成为‘梦里原乡·生态田园’。”

            “我心中的农业强国,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微产业’,在村里靠着产业干活就业过上好日子!”今年68岁的程佰良是村里的脱贫户,因为爱人和儿子患病,他无法外出打工,一直在村里靠打零工为生。“以前收入不稳定,现在春天在村里的苗木基地干活,夏天在子莲基地摘莲子,秋天在点溪园红糖小镇砍甘蔗熬糖,有了村级‘微产业’,一年四季都不愁活干,除了各种补贴外,一年还收入上万元。”程佰良高兴地说道。

            老党员程海波说,他心目中的“农业强国”,是大家共同努力,把毛家冲村建设成为环境更美、民风淳朴的文明示范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党员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毛家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全自豪地说,现在毛家冲村四季有瓜果,还有黄花菜、豇豆、金丝皇菊等特色作物,村里先后引进6家企业,成立一家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形成了多样化的“立体小微农业”,不仅能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我心中的‘农业强国’,就是村民们安居乐业,口袋暖和,笑口常开。”

            ■ 一锅糖、一棵树、一条路

            见证毛家冲村村民“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一锅糖:小小方糖甜“民心”】

            红糖水、红糖麻花、红糖小米酥……当天的大讲堂活动,“有点甜”。

            大讲堂座谈嘉宾、毛家冲村回乡能人靖响林,为大家现场冲调着热乎乎的“点溪园红糖小镇”纯手工古法红糖水,邀请村民、市民、嘉宾们品尝红糖麻花等多种甜甜的古法红糖小零食。

            当天的大讲堂,邀请座谈嘉宾一起,讲述了村民齐参与,“共同缔造”心目中美丽乡村的故事。而靖响林和她的“点溪园红糖小镇”,就是和村民们一起共同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共创幸福美好生活的地方。

            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用一块小方糖,发展成为毛家冲村的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共同缔造幸福家园。大讲堂上,点溪园古法红糖小镇负责人靖响林为现场观众分享了“一锅糖”的故事,讲述了在企业下乡参与共同缔造的过程中,与村民发生的幸福事。

            靖响林说,回眸2022年,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去年8月与乡亲们共同抗旱保丰收。“当时基地里的100亩甘蔗林刚到生长的关键期,但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甘蔗叶都快黄了,正在我非常焦虑之时,毛家冲村的乡亲们主动站了出来,大家齐心协力,每天早晚一起抽水灌溉甘蔗林,一直持续了快一个月,终于保住了一年的收成。”靖响林说,甘蔗是喜温喜湿的作物,正是有了村民们的共同努力,2022年的甘蔗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比往年都要好,生产出来的古法红糖更香更甜了。

            “2016年决定回到毛家冲村创业的时候,也害怕只有自己单枪匹马,无法和当地村民融合在一起,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完全不存在的。回来第一年,就有60多位乡亲主动来帮忙,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我们共同搭建起来的。”靖响林说,每次看到乡亲们在田里的那股干劲,都会被深深地打动,看着他们日子越来越好,更加坚信这些年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红糖小镇为当地村民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稳定就业岗位,优先考虑脱贫户,常年在小镇从事甘蔗生产的村民,就有20多人。

            “没想到我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头子,还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不仅顺利脱了贫,还盖起了新房,每年还能拿2万多元钱,日子越过越舒心了。”村民陈爷爷从2016年小镇开始建立起,就在园区做些看护工作,和乡亲们一起守护新家园。每天早上8时,60多岁的陈爷爷就准时来到红糖小镇,先到基地看看甘蔗生长情况,再到工厂每个车间转一转。老人说,来到红糖小镇工作之前,每年只能靠村里的补助金生活,现在靠自己有了收入,说话都有了底气。

            “大家现在到红糖小镇参观体验,园区里处处古色古香,弥漫着红糖的香味,每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其中不少地方的创意都是村民们提出来的呢!”从红糖小镇建设开始,一直通过企业兴乡,助力毛冲村乡村振兴发展,现已带动村民就业逾万人次,人均年增收过万元。近年来,红糖小镇一直采用“共同缔造”模式,与村民同进步、共发展,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对于园区下一步的建设方向,靖响林也广泛地听取村民的想法,计划打造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武汉乡村休闲胜地。除了传统老手艺古法红糖技艺,园区还栽种了茉莉花、玫瑰花,邀请市民在花开时节,制作鲜花饼,“让市民一年四季都能体验到不一样的乡村生活”。

            【一棵树:古树下的村民议事会】

            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小洋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一幅幅壮阔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凤凰镇一路走来,随处可见各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乡村振兴的发展下,凤凰正在蝶变。”大讲堂座谈嘉宾、新洲区凤凰镇副镇长刘伶告诉大家,凤凰镇以“共同缔造”的方式,将乡村建设的“话筒”递到群众手中,一起出谋划策,共建美好家园。

            刘伶向大家生动讲述了凤凰镇陈田村“古树下的村民议事会”的故事。

            陈田村是全市“十大和美乡村”,如今的陈田村,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制定了“六小六大”制度,通过“院坝商议会”“乡贤推动会”“古树下协商会”“长亭内共商会”等形式,听取村民建议,收集村民好点子,让村民从“旁观者”化身“参与者”,共同守住陈田村的红色文化、青山绿水和古韵古香。

            在陈田村村民的记忆里,总会有一棵树的影子。这棵树是村里最大的古树,陪伴了数代人生长,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全村105户人家,轮流做起“守树人”。

            陈田村是市人社局驻点帮扶村,村民郭志安说,在驻村工作队长田中文的带领下,村里有重要的议事会都要在古树下举行,乡亲们最喜欢的,就是在古树下边喝茶边提建议,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在古树下,一个又一个陈田村发展计划被公开表决,村民们个个都成了陈田村发展的决策人。”

            点燃红色引擎,擦亮历史古色。刘伶介绍,陈田村是着名的革命老区村,有红军路、红军屋,还有古井、古石、古牌坊。古树下的村民议事会,推动着陈田村向着“红色古韵乡村”的历史文化名村目标奋进。

            去年4月,陈田村郭希秀湾“共同缔造”项目,全湾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33户村民捐出自家菜地用作广场和道路建设。还有村民捐出家传保留的石头、石磨、水车等老物件,为了村湾发展,人人都在贡献力量。

            “通过‘共同缔造’的模式,陈田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202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1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8万元。”刘伶说。

            刘伶介绍,在青山绿水间发展产业,陈田村建立了“荒地种玉米、玉米养奶牛、奶牛产优奶、优奶富村民、牛粪肥田地”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在“共同缔造”之下,共绘美好蓝图。

            “腊月二十八,欢迎大家到陈田村参观村民们‘分鱼日’的盛景。”刘伶说,再过不久,村里将迎来春节前最热闹的一天,村里有一口鱼塘,名叫金龙塘,也被称为“共享塘”,腊月二十八是陈田村村民最期待的“分鱼日”。每年的这一天清晨,乡亲们就开始起床抽水抓鱼,先将大肥鱼送给村里的独居老人,再给每家每户分鱼。“虽然一条鱼价格不高,但乡亲们分到鱼时的快乐是无价的,平时村民们都会顺手丢些鲜草在鱼塘里,一起付出共同分享,幸福生活就是这么来的。”

            【一条路:从“景美”到“人和”】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因地制宜,尽最大可能保留古朴的乡村原生态文明,对毛家冲湾的入湾小路用石板进行了铺修,石板路、古树、老屋子成了村里的一大亮点。”大讲堂座谈嘉宾、毛家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全,讲述了一个关于“一条路”的故事。

            随着入湾道路的通畅,一条崭新的“石板路”让出行便利了,然而意想不到的“烦心事”也来了。

            原来,有的村民为了图方便,自家的农用车、小轿车经常从石板路上开过,时间一长,古色古香的石板路被压得东破一块、西缺一块,村民出行和环境美观程度大受影响。

            程纲全介绍,村湾里的老党员们看到这一“囧境”后,主动要求和他一起召集村湾群众召开议事会,向大家说清楚,石板路虽然美观,但十分脆弱,号召大家想办法,共同加强道路管护。

            有村民提出,能不能在村湾的入口处增设“护路石墩”,引导大家把车子停在村湾广场上,也可同时阻止外来车辆进入压坏石板路。

            这个建议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赞同,两个“护路石墩”很快被放在路口处。为了防止“护路石墩”被随意搬动,住在入口处的村民又主动提出当起石墩的“守护人”。从此后,石板路再也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破损,毛家冲湾从“景美”的“美丽村湾1.0”升级为“景美人和”的“美丽村湾2.0”。

            “今年毛家冲村‘美丽村湾2.0’还将继续升级,让大家的文娱活动更加丰富。”程纲全说,在毛家冲村蔡家田湾,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正在抓紧施工,计划在今年4月完成项目建设,为村民提供一处新的游玩休闲场所。

            而文化广场所在的这片土地,也有故事。这片地原本是村民程春喜和程军所有,此前是座老屋旧宅,因房屋年久失修,影响村容村貌。“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他们配合村里,主动拆除了老屋,把杂物清理干净,方便村里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活动现场,村民谢金爱提议,等到蔡家田湾文化广场建成后,邀请大讲堂到村里举办一场广场舞比赛,“家家户户选出一人来参赛,‘舞’出大家的幸福生活!”

            ■ “乡村过大年”口袋书来了

            市民一册在手玩转江城乡村年味

            “打年货、品美食、看飘雪、赏烟花,欢迎市民网友们来武汉乡村过大年!”大讲堂上,由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的“乡村过大年”武汉乡村休闲游折页口袋书精彩亮相,透过直播,向全国网友推荐浓浓的“武汉年味”。

            口袋书分为活动篇、采摘篇、围炉煮茶篇三个系列,精选全市20余个下乡过大年的好去处。吃农家团年宴、采购年货是市民过年很重要的一件事,蔡甸、新洲、江夏等地的部分乡村游景点,春节前夕专门推出了新春年味游园会、农家团年宴、年货节、冬季捕鱼节、打糍粑、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市民按照口袋书上的信息,可以前往游玩尝鲜并采购,一举数得。

            春节临近,在黄陂区杜堂村木兰花乡,1月18日,武汉首个不夜城项目“木兰不夜城”主题街区即将开业,街区以地域民俗特色为抓手,结合木兰故事与历史传承,打造文旅新场景,形成灯火辉煌不夜城、盛世长歌霓虹舞、最美黄陂花乡游的综合性日昼文旅街区。大年初一至初八和正月十五的晚上,景区将上演盛大烟花秀,开启“白+黑”游玩模式,让游客日赏繁花、观演艺,夜游街区、品美食。

            蔡甸区天星村花博汇,春节期间将举办生态年货节和新春年味游园会,让市民游客尽兴畅玩。

            目前,“2022武汉乡村休闲游·乡村过大年”口袋书正在市内地铁站、公交站、商圈等场所,向市民免费发放1.5万册实体书。没有领到的市民也不用着急,口袋书已同步推出电子版,方便更多市民阅读。

            本版撰文: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余康庭 蔡梦娅 邹卓然 

            通讯员潘颖 谭远璧 叶道剑 李万里 王璐 吕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