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探索乡村治理“最大公约数”——解码“共同缔造”的新洲陈田实践

        2023-01-10 15:23
        来源:湖北日报

        在武汉市新洲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凤凰镇陈田村利用“共同缔造”充分凝聚共识,让群众从“局外人”变成“主人翁”。


        上访扯皮的少了,主动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却空前高涨。去年年底,该村一举摘得“全国民主法制示范区”和“武汉十大和美乡村”,演绎了一曲新时代的“凤凰传奇”。


        让百姓站在舞台中央

        40多场院坝会背后的共治探索


        “春耕农资得早点备足,我报名当运输员。”“农事体验馆我捐点旧石磨,需要的话,随时联系我送过来。”2023年1月7日,沐浴着冬日暖阳,陈田村郭希秀湾,100余位村民聚拢在郭氏祠堂的院落里,共商新春要事。


        “这要放在以前,干部干,群众看,吃力不讨好还经常被说闲话。”村支书刘真祥感叹,“共同缔造真是一把‘金钥匙’,解开了基层治理的‘千千结’。”


        一脚踏三县,凤凰镇是武汉市唯一的乡镇,前些年相对落后,陈田村就是其中的缩影。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村支两委没少想办法,但小马拉大车——费劲。核心症结是村干部唱“独角戏”,村民是“旁观者”。


        2022年7月12日,几辆中巴车来到共同缔造的样板麻城市百莲村,车上下来的全是陈田村的村民。“一水之隔,为什么麻城的美丽家园建设如此出色?”一路走,一路看,村干部和村民都在反思。


        取经回来,村支两委宣布,在陈田村党群服务中心设了1个专用活动场所,请在群众中威信较高的老党员和乡贤坐班,固定接待来访群众,不定期开展座谈活动,宣讲政策方针,了解村情民意,解决矛盾困难。


        “小支部大党建”“小主意大家拿”“小事情大家管”“小村湾大家建”“小变化大家评”“小成果大家享”,“六小六大”制度把决策权交给村民。


        与此同时,村里成立村民理事会,对公共事务共商共管共评,探索构建“说、议、办、督、评”程序,群众从听众转变成“主角”,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参与到共谋共建共管中。郭氏祠堂经过整修后,成为村民议事的固定场所,大家都爱扛着条凳,在古树下边喝茶聊想法,提建议。40多场院坝会下来,300多个建议被采纳,100多件民生难题迎刃而解。


        “共同缔造是我们大家一起的事儿,我们老百姓就是主人。”一条通村公路坑坑洼洼,出行困难,但修新路要拆危房和猪圈,有些村民总希望获得补偿款,乡贤们主动上门沟通交流。“路修好,大家出行方便得多,发展产业也有条件啊。”头脑中的篱笆被打开,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被激活,变消极为主动,纷纷出工出力。



        我的村湾我设计

        共建村民来做主


        穿行陈田村,碧水长流,水车悠转,炊烟袅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一种沁人心脾的诗意缓缓流淌。


        在广场的公示栏上,一张规划设计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张设计图已经五易其稿了,不断吸取村民的金点子。”凤凰镇镇长黄莉芳说,村民们最了解湾子里的一草一木,是最接地气的乡村规划师。


        “我们的资源条件也不差啊。”去年5月,村湾进行全面改造,镇村主动邀请村民共同规划。大家到黄陂区的木兰花乡考察,深受触动,决定规划要管长远,打造乡村全域旅游的样本。


        “发挥曾经被周恩来总理点赞的‘五一’油菜的知名品牌,打造油菜花海。”村民郭中喜让在大学学设计的儿子在电脑上画出效果图。“村里有红四军会议旧址等众多红色遗迹,有古井、古树、古祠堂,要并入全区红色旅游线路统一谋划。”密密麻麻,全是涂改的痕迹,每个建议都在规划图上得到了体现。


        “以前认为这些都是政府的事,现在主意一起拿”。村里想修建一个公共休闲广场,过去总有人反对,现在村民们思想统一了,各家捐出一小块菜地,解决了广场的用地难题。大家还主动在房前屋后,植树造林,轮流值班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


        以红色、绿色和古色为底色,以八个项目为支撑,以全域旅游为主线,美丽村湾建设正紧张施工。现在村里每天都在发生新变化。



        稻米为何如此飘香

        产业共享迭代升级


        “一家煮饭,满村飘香。”腊月时分,市人社局驻陈田村工作队队长田中文领着几户村民给五保老人送去该村的传统稻米。


        田队长变驻为住,吃住在村,一有闲隙,他就爱和几位村民一起琢磨致富产业。村民们拿出2亩水田和他一起做试验,用淘来的传统稻谷种子,试着不用化肥农药的古法种植水稻。


        最初的探索,以失败居多。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量低,有一片田地甚至绝收,收获的稻谷还没有撒下去的种子多。


        “不用化肥,就在水稻收割后,用酵素作肥料。”村民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大面积种植紫云英也可增强肥力。”“让秧苗插得稀松一些,透光,透风,害虫就会少一些。”“不打农药,田里的青蛙、飞来的白鹭等也就多了,它们能帮忙消灭害虫。”


        大家投票决定,以田中文担任的“第一书记”命名这种古法稻米,被外界争相抢购,今年有望大面积推广。


        将共同缔造理念运用到产业升级中,陈田村的造血功能越来越强。引入龙头企业,构建“荒地种玉米,玉米养奶牛,奶牛产优奶,牛粪肥田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打造一条“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流转土地127亩种植猕猴桃,年均解决20个就业岗位,村民就近务工收入30万元。家家户户争相美化环境,为即将到来的农旅自驾游旺季作好充分准备。


        “发展成果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党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新洲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海军说,将系统推广探索经验,让“共同缔造”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治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