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要点
索 引 号 | 010897245/2020-796163 | 分 类 | 司法 |
---|---|---|---|
发布机构 | 武汉市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15-03-17 |
文 号 | 无 | 效力状态 | 有效 |
2015年,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政法和全国、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降低申请门槛、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进一步拓宽法律援助社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努力实现法律援助工作扩容、提质、增效目标。
一、健全制度 完善网络
1、全面加大《武汉市法律援助条例》修订后的宣传和实施力度。
2、进一步健全市、区、街、社区四级法律援助网络。在中心城区的大型社区普遍建立社区法律援助受援点;培养1名法律援助明白人;构建法律援助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30分钟便民服务圈。
3、探索开展司法鉴定类法律援助事项。
4、积极配合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切实加强对资助项目的管理。配合省厅加大对中央和省级法律援助转移支付资金、中央彩票公益金的监管。
二、拓宽领域 创新服务
5、进一步加强与公、检、法等政法机关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办理工作的衔接与配合,切实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6、加大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力促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7、优化服务方式,健全服务机制,切实提高“12348”咨询热线服务质量,全面加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8、进一步降低申请门槛,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覆盖面。依托四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和楚天、长江日报、社区受援点3个平台,努力为更多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
9、扩大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积极配合楚天都市报、长江日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和基金会的宣传。
10、加大农民工等特殊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深化老年人、残疾人、职工、少数民族、国家赔偿、涉军等法律援助服务;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法律援助非诉讼调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强化宣传 扩大影响
11、依托楚天和长江日报法律援助工作站和2个公益律师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援助便民咨询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12、构建法律援助微博、在线网络、流动式广告、固定式宣传栏、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六位一体的立体式宣传阵势。
13、组织评选全市“十佳法律援助律师”活动,配合市总工会、市妇联、残联继续开展好行业性法律援助评选和表彰活动。开展法律援助优秀信息员培训、评选和表彰活动。
14、借助报纸、电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援助为民服务的举措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激励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立足岗位、创新业绩,向社会展示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15、做好法律援助专项宣传工作。开展2015年度法律援助优秀典型案例的评选和编印成册工作,各区每年上报的信息、简报及上报刊登的文章不少于12篇。
四、强化管理 提升素质
16、全面提高法律援助队伍服务能力。按照政法队伍“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标准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总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切实筑牢服务为民的思想根基,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17、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理质量。建立和完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强化对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监控,组织开展市、区二级案件质量评估活动。
18、依照信访工作规定,认真受理法律援助受援人投诉事项,严肃查处办案律师的违规、违纪行为。
19、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围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提高法律援助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全年开展2次业务工作培训。
2015年3月12日
附件: